当前位置: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>焦虑症 > 越想控制越烦躁?别硬扛,焦虑能慢慢调

越想控制越烦躁?别硬扛,焦虑能慢慢调

  在生活的快节奏漩涡中,焦虑如同不速之客,时常悄然降临。当它出现时,很多人本能地想要控制,却发现越用力,烦躁感越强。其实,焦虑并非无法攻克的堡垒,不必独自硬扛,通过循序渐进的调节方法,我们能够与焦虑和解,重寻内心的平静。

  一、正视焦虑带来的失控感

  焦虑,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成为一种 “流行病”。面对生活的压力、工作的挑战以及各种不确定性,人们常常被焦虑情绪所笼罩。当焦虑来袭,不少人试图凭借意志力强行控制,然而,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,不仅没能驱散焦虑,反而让烦躁的情绪如雪球般越滚越大。我们需要认识到,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,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,学会科学地调节焦虑,才能真正摆脱它的困扰。

  二、越想控制越烦躁的原因

  1.对抗思维的陷阱

  当我们想要控制焦虑时,实际上是在与它进行对抗。这种对抗思维会让我们将全部注意力聚焦在焦虑情绪上,不断强化对它的感知。例如,当我们在重要会议前感到焦虑,心里反复想着 “不能焦虑,一定要冷静”,但结果却发现焦虑感愈发强烈。这是因为我们越是试图压制焦虑,大脑就越会关注焦虑相关的信息,使得焦虑情绪更加突出,烦躁也随之加剧。

  2.过高的自我期望

  很多人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望,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完美的状态,不允许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。当焦虑来临时,这种过高的期望与现实产生冲突,会让我们对自己感到失望和不满。比如,一个追求事事完美的人,在面对工作压力产生焦虑时,会因为自己不能立刻调整好状态而烦躁不已。这种对自己的过度苛责,进一步加重了焦虑带来的烦躁情绪。

  3.缺乏正确应对方式

  由于缺乏对焦虑的正确认识和应对方法,当焦虑出现时,我们往往不知所措,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控制方式。然而,这种不恰当的应对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还会让焦虑情绪不断积累。就像一个人在面对焦虑时,选择通过不断吸烟来缓解,短期内可能感觉焦虑有所减轻,但长期来看,这种方式不仅对身体有害,还会使焦虑问题变得更加复杂,烦躁情绪也会持续存在。

  三、慢慢调节焦虑的方法

  1.觉察与接纳

  觉察焦虑情绪:调节焦虑的第一步是觉察它的存在。留意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,比如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、思维混乱等,这些可能都是焦虑的信号。当焦虑出现时,停下手中的事情,静下心来感受当下的情绪。例如,当你感到心慌意乱时,告诉自己 “我现在感受到了焦虑,它正在影响我”。通过这种觉察,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焦虑,为后续的调节做好准备。

  接纳焦虑情绪:接纳焦虑意味着承认它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。不要对焦虑产生排斥和厌恶的情绪,而是尝试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它。你可以告诉自己 “焦虑是正常的,它只是我当下情绪的一种表现,我允许它存在”。接纳焦虑并不意味着任由它发展,而是在接纳的基础上,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它,减少因对抗而产生的烦躁。

  2.放松身心

  深呼吸放松: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。当感到焦虑时,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,闭上眼睛,慢慢地吸气,让空气充满腹部,感受腹部的膨胀,然后缓缓呼气,感受腹部的收缩。重复这个过程,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、缓慢、深沉。深呼吸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理反应,缓解焦虑带来的紧张感,让身心逐渐放松下来。

  渐进性肌肉松弛:渐进性肌肉松弛通过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,帮助我们感受紧张与放松的差异,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。从脚部开始,先紧绷脚部肌肉几秒钟,然后突然放松,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。接着依次对小腿、大腿、臀部、腹部、胸部、手臂、肩膀、颈部和面部的肌肉进行同样的操作。这种方法能让身体的紧张感得到释放,进而减轻焦虑情绪。

  3.改变思维方式

  挑战不合理信念:焦虑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想法,比如过度担忧未来、夸大问题的严重性等。我们需要对这些信念进行挑战和调整。例如,当你担心 “这次考试考不好就会毁了我的一生” 时,尝试思考 “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我的整个人生,即使考不好,我也可以从中学到经验,下次做得更好”。通过这种方式,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,减轻焦虑情绪。

  培养积极思维:在日常生活中,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对抗焦虑。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,多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。比如,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回顾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,或者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语,如 “我今天做得很好,我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”。长期坚持,积极思维会逐渐取代消极思维,让我们以更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,减少焦虑的产生。

  4.调整生活方式

  规律作息: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对调节焦虑至关重要。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功能,加重焦虑情绪。同时,合理安排饮食,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、糖分等刺激性物质,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,增加焦虑感。

  适度运动: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、多巴胺等神经递质,这些物质能够改善情绪,减轻焦虑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跑步、瑜伽、游泳等,每周进行至少三次,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运动。运动不仅能缓解焦虑,还能增强身体素质,提升心理韧性。

  焦虑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,当我们越想控制它时,往往会陷入烦躁的泥沼。通过觉察与接纳焦虑、放松身心、改变思维方式以及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,我们能够逐步调节焦虑,与它和解。不要独自硬扛焦虑带来的压力,给自己时间和耐心,慢慢地调整。相信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能够重寻内心的平静,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拥抱生活。

咨询太原治疗失眠抑郁症医院医生

医院导航

太原治疗失眠抑郁症医院

医生团队

更多>>

来院路线

医院地址: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街54号 煤炭大厦西侧

医院热线:0351-6999992

乘车路线:进入电子地图

太原治疗失眠抑郁症医院
详情>>